古代生孩子叫什么?
古代生孩子叫“生花”、“产花”、“弄璋”、“弄瓦”、“弄丸”、“弄镜”、“子来”等,如《晋书·恭帝纪》有“丁亥,王皇后生皇太子”。也有借物指代,如以鸡代指女孩,以犬代指男孩,生儿子曰“跃(悦)犬”,生女儿曰“奋(粪)鸡”。生孩子可称“产育”、“胎育”等。
“生”的古义,本作“犦(biāo)”,会意字,从牛,牛牛相并。古代牛用处多,是人类的朋友,以牛代指生,如《管子·水地》有“水生虫,虫生鱼,鱼生豚,豚生兽,兽生人”,这里的“生”字即以牛代指。
生孩子又可叫“生男”、“生女”、“养儿”、“养女”,如《后汉书·郑玄传》有“其子玄孙、玄甫,俱知名于大射”。
“育”的古义,为形声字,从子,俞声,本意即养活,养育。后来引申出生殖、生产及生育孩子等意义,如《易·坤》有“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句,文中之“主利”即《说苑》中所讲的“生子”,指生孩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