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为什么老喊热?
孩子患了某种热性病,高热持续不退,却反觉怕冷,并且越发烧怕冷越厉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中医认为,发热与人体阳气盛衰有密切的关系。比如,人体感受了寒邪,阳气奋起进行抗邪,则可表现为恶寒发热,这一类的发热一般不十分严重;如果邪热内盛,导致阳气过于亢奋,则表现为壮热、大汗、烦渴等,可见高热却反而很怕热。壮热就是高热持续不退,多发生在某些热性病的极期。高热与怕热似乎自相矛盾,其实并不难理解,壮热是里热亢盛的表现,虽然高热,但热邪并未外越,反被遏阻于里,阳气被阻,不能布达肌表,致四肢末梢因得不到阳气温煦而感觉寒冷。
中医根据此病症特点,创立了“通阳发表汤”(黄芪60克,桂枝、炮附子、生姜、防风各15克,麻黄、细辛、甘草各10克,葱白、大枣适量)治疗。将所选药物加水400毫升,文火煎取150毫升,少量频服,使微汗出为度。
阳邪郁闭于内所导致的怕冷、高热,往往伴有无汗或汗出而热不解,故可用“通阳发表汤”辛温发散,透邪解表。此方以黄芪为君药,取其甘温,能通调阳气,合附子、桂枝(二药性皆辛热,善祛寒邪)相配,通调郁闭之阳气;再配以防风、生姜宣发郁闭之表邪;麻黄为辛温峻汗之品,可引诸药外达肌表,合细辛,开腠解表,以发散郁遏之热。此方通阳发表作用很强,对于高热大汗者,须合并固表敛汗之剂,如麻黄根、浮小麦之类。大汗者可加用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来敛汗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