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什么作用?

束霞灵束霞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紫外线(ultraviolet radiation,简称UVR)是电磁波的一部分,在电磁波谱中位于波长大约104 纳米和270纳米之间的电磁辐射,又称“紫外线射线”或“紫外线辐射”[1][2]。由于肉眼不能直接感知紫外线,因此也称“视不可见光”(visible radiation的反义)。 与可见光相比,紫外线能量很高,可以穿透皮肤破坏DNA、引发细胞致癌性突变。同时,紫外线对眼睛也有危害,长期过量照射可能引起急性炎症反应甚至癌变。

紫外线的来源主要包括阳光中的紫外线(UVA)、荧光灯中的紫外线(UVB)及激光器等。其中,阳光中的紫外线可分为3类: UVA:波长大约介于315 nm 和400nm之间; UVB:波长大约介于290 nm和315nm之间; UVC:波长大约小于290nm,但无法直达地面,故又称“太空辐射”。

目前,人们所知的紫外线危害主要有以下5种形式: (1)导致紫外线皮炎——即日光性的紫外线过敏症状,表现为局部皮肤经日晒后出现红斑、水疱、脱皮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全身不适、发烧、怕冷、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2)加重白癜风患者的病情——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色素减退性皮肤病,患者皮肤对紫外线比较敏感,稍被晒就可能造成白斑扩大、增多。夏季是白癜风的高发季节,这是因为春季气温变化大,时冷时热,容易导致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再加上太阳直射,容易伤害到患者健康肌肤;

(3)导致皮肤癌——皮肤癌是发生在皮肤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两种主要类型,而暴晒是皮肤癌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流行病学》杂志刊登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表明,暴露在紫外线辐射下的非黑色人种的患皮肤癌风险要高于没有暴露的人。我国最新癌症登记数据显示,平均每10万人中有3.8人患皮肤癌,且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研究还发现,长时间照射紫外线有可能增加白血病、淋巴瘤等癌症的患病风险;

(4)诱发近视——有研究发现,紫外线会对眼睛角膜上皮细胞产生损伤,进而导致急性炎症反应,严重时还会导致角膜溃疡。紫外线还会影响眼底的血管,导致视网膜缺血,如果长时间注视着光线不足的地方,如手机、电脑屏幕,就容易诱发近视;

(5)加速皮肤衰老——皮肤衰老是身体衰老的第一征兆,而紫外线则是皮肤衰老的最大敌人。有研究称,紫外线能够导致皮肤组织出现氧化应激反应,从而产生活性氧自由基,损害皮肤细胞的生物膜,使皮肤细胞内的蛋白分子发生聚合,最终形成脂质过氧化物。这些有害的物质都会加剧皮肤衰老,使人看起来更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做好防晒,避免紫外线对我们身体的伤害!

常恩豪常恩豪优质答主

紫外线作用于生物组织,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吸收,少部分穿透皮肤。不同波段的紫外线,进入皮肤的深度和作用不同,UVA穿透至皮肤的真皮层,可促进皮肤形成黑素、引起色素增多,常用于治疗白癜风,并有抗炎作用。紫外线治疗最常用的剂量单位是生物剂量。

生物剂量:照射紫外线后,皮肤出现最短潜伏期(8-10小时)后,出现的可见最大红斑的最小照射剂量,为1个最小红斑量,简称1MED.在临床应用中,常以MED的倍数表示,记作MED或表示为百分比(%),1个MED相当于100%的紫外线量。头面部可耐受2个MED量照射,手背为3个MED量,手和前臂4个MED量,躯干5个MED量,小腿和足5-6个MED量。

最小黑化量和最小硬化量:UVA作用于人体后,引起轻度黑化的最小照射剂量称最小黑化量;UVB作用于人体后,引起皮肤显著增厚的最小照射剂量称最小硬化量。

使用最小红斑量应注意:不同人种、性别、年龄和身体不同部位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季节、地区紫外线的强度不同,影响最小红斑量的大小。应根据病情和病人的体质,选择适当的紫外线治疗部位和照射剂量及疗程。一般每次治疗增加1-2个最小红斑量,当达到6-10个生物剂量时,就可以改为隔日治疗,以后每次增加1-个红斑量,直至所需治疗剂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