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婴儿黄疸是什么原因?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该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一、生理性黄疸
1、新生儿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5~7天达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久。黄疸部位在躯干者深黄,而面部较淡,巩膜亦黄,但不引起小儿其他临床症状。
2、血清胆红素浓度一般不超过12mg/dL,早产儿不超过15mg/dL。
二、病理性黄疸
(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2)血清胆红素浓度不断上升,每日上升超过5MG/DL,或超过12MG/DL(早产儿15MG/DL)。
(3)黄疸持续时间在周后仍不消退,或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时间长。
(4)血清结合胆红素高于1.5MG/DL,黄疸较深,呈暗黄色,同时伴有贫血,并可有肝肿大、大便颜色变淡或呈陶土色等。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有:溶血性黄疽、感染性黄疸、乳腺汁黄疸、阻塞性黄疽以及原因不明的黄疽等。
黄疸有轻有重,重者有危害
黄疸的严重程度是由血中胆红素的浓度决定的。如果血中直接胆红素过高,提示患有较为严重的肝胆系统疾病,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需要迅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血中直接胆红素在正常范围内,但间接胆红素过高,则要区分是病理性黄疸还是生理性的黄疸。如果是病理性的,同样需要高度重视,积极治疗;如果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则可以观察等待,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
当血中胆红素浓度很高时,过多的胆红素便会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到脑组织中,引起核黄疸。这是一们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在一些严重黄疸的患者中可以致死或者致残。所以当出现黄疸时,一定要请专业医生判断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则要考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同时要检查是否有引起核黄疸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