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的婴儿怎么还脸黄?
满月婴儿还会出现黄疸这种症状,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的新陈代谢和肝脏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如果孩子还有溶血性的问题也容易导致这种问题出现,严重的黄疸问题必须要及时治疗,否则会影响到孩子的神经发育,治疗的时候通常以药物为主,一般比较容易治愈。
新生儿黄疸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生后4~6天,另一个是出生后14天。60%~80%的正常新生儿先后出现黄疸,其程度较轻,无其他伴随症状,两周内消退,称为生理性黄疸。如果黄疸出现过早(24小时内),程度过重(压之不褪色,甚至巩膜发黄),消退延迟或有重新加重现象,即为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常提示有基础疾病,如溶血性贫血、感染、肝炎、代谢性疾病、新生儿窒息、脑损伤等,有的是孕期就存在的,因此若出现上述情况应尽早就医,寻找原因,及时处理。
病理性黄疸患儿一般常伴有食欲不振、体重不增加、肝脾肿大、大便颜色变黄或陶土色、尿液呈深黄色,严重者可出现体重下降、呕吐甚至抽搐、便血等。由于治疗需要,常需化验血清直接、间接和总胆红素,血型、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等。
对于病理性黄疸,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蓝光照射治疗:将患儿暴露在405~475nm波长的蓝色紫外线下,使血液中过多的胆红素转变为光黄胆绿素,后者为水溶性物质,能从尿、粪中排出体外。经蓝光照射后,原间接胆红素变成光黄胆绿素,但如原直接胆红素过多,也提示有病理性黄疸,故仍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