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的作用原理是?
感谢各位的点赞和关注,我的粉丝已经破千啦~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嘿嘿,破音~) 为了表示对大家的感谢,我决定更新一个关于疫苗的合集,包括疫苗接种前后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常见的不良反应等~ 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哦~ 如果对您有帮助,请不吝点赞支持一下哦~比心~
正文开始→ 疫苗是什么? 疫苗是通过人工方法使机体产生对抗某种病毒的特异性抗体,从而有效地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方法。 就是病原体(病毒、细菌等)入侵后,我们的身体会产生抵抗反应,这一过程是先天性免疫的结果;而疫苗就是模仿病原体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使得我们获得抵抗该病原体的免疫力。 接种疫苗后是否产生抗体的概率是100%吗? 不,任何一支疫苗都不可能100%激发人体产生抗体。目前来说,没有一种疫苗可以做到100%产生抗体,只能尽量增加产生抗体的几率。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也在下降,如65岁以上人群接种三剂乙肝疫苗后,抗体阳转率仅有70%左右。
疫苗接种后,一般需要2-4周时间才能产生抗体,而且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增长而逐渐减低。因此建议在接种后2周左右进行抗体阳性率的检测以确定免疫功能状态。 如果未及时产生抗体,该如何应对? 如果未能及时地产生抗体,首先不需要惊慌,因为此时接种者体内是有一定的免疫记忆的,再次接种同类型疫苗后可以较快地产生抗体;其次可以通过加强免疫的方式来增强体内的抗体水平。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否注射疫苗,感染该病原体都有可能导致终身免疫,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得过肝炎的人不会再得”。这是因为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侵入肝细胞并复制遗传信息;而在这段时间内,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攻破病毒的外壳,从而清除掉病毒。 当然,这仅仅是“感染过乙肝病毒”产生的免疫记忆,而非已产生的抗体。
疫苗注射后,一旦体内抗体水平下降,应及时注射加强针。 目前常用的疫苗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预防性疫苗,主要用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第二类是治疗性疫苗,主要用于疾病治疗。 而乙肝疫苗属于预防性疫苗中的一种,通过注射疫苗的方式使机体获得被动免疫,以达到预防乙肝的目的。
在接种疫苗前,应该先确认自身是否有不适合接种疫苗的情况,如急性严重发热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等。同时应注意如实告知医生既往的过敏史,以便医生判断能否接种。
在接种后,应该注意观察身体是否有不良反应,如果出现较为严重的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医。 在疫苗接种后,由于抗原的刺激,少部分人可能会发生急性炎性反应,表现为接种部位的红肿热痛,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通常症状轻微,无需特殊处理,1-3天内可自行缓解。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绝大多数的疫苗都含有表面抗原,能够诱发机体产生抗体,但在注射疫苗时,依然有极小概率会发生过敏性休克,特别是在接种完第一针后出现高热、气促、咳嗽、荨麻疹等症状,应当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