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脸上有奶癣怎么办?
小儿奶癣,也叫胎疮、湿疮,俗称“奶疹”、“胎癣”,不是虫癣疾病,而是小儿常见的皮肤病。“奶癣”初起时为鲜红色的斑块,类似于粟米样密集的红点和小水疱(医学上称之为丘疹和水疱),继而转成糜烂、渗出,表面有糜烂、流滋、最后结成痂皮。
小儿奶癣好发于颜面部,随着年龄的增长,可向颈部、肩胛部、甚至可泛发全身。小儿奶癣多数在1-3月龄时发生,1-3岁左右时渐渐消退,有些孩子持续到成年则成为湿疹。
小儿奶癣的“癣”是“鲜红”的意思,它不是真菌引起的。有些父母误认为是“虫症”,用了不少的“杀虫”外用药,结果不但病情不能好转,反而加重了。中医认为小儿奶癣多因先天胎热或后天脾虚湿盛或食积化热,热气偏盛,这些“内火”发于外而致,没有传染性。
小儿奶癣的皮疹形态和分布范围可随年龄阶段而变化。婴儿期常发生于两颊,也可蔓延至额部、头皮或延伸至颈、手和足,甚至可弥漫全身,由于剧烈搔抓、摩擦、擦洗等,患处易出现红肿、渗出、糜烂、结痂、鳞屑,由于皮损形态较复杂,因此此期又称为渗出型或湿疹型。(2)儿童期、皮疹多由面颊扩展至全脸、头皮,以至颈部、肘窝、腹股沟等。形态以浅红的斑丘疹、斑片为主,可有少量丘疹、结痂、鳞屑,无明显渗出倾向,称为鳞屑型或钱币型湿疮。(3)青年与成人期皮损多在头部前缘、两旁或眉部,常为暗红色、浸润性斑片,局限于固定区域,年久也不扩展,称为干型湿疮或钱币型湿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