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治疗有什么作用?
微波(microwave)是波长在1~10cm波段内的电磁波,其频率为300MHz至3GHz,比短波更“细”,比红外辐射更“粗”一点。 这种电磁波的能量被广泛地应用于通讯、工业加热、烧烤等,也被用于医学领域中。那么,微波在医学应用中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功效呢? 其实啊,早在20世纪初,人们就已经用肉眼观察到了微波对生物体的作用。1946年,美国就利用微波给牛注射,以测定它对牛的新陈代谢的影响;1974 年,中国科学家首先利用微波刺激脑组织并测量血循环的变化,来研究它的神经生理效应....至今,科学界已经证实了微波对于生物体作用的广泛的生物学效应。 这些生物学效应包括:
1.热效应: 微波具有热效应,但不同于红外线或激光等其它光源加热方式的是它所产生的热量是由表面向内传递的,因此它不会像光学加热那样使表面温度迅速上升然后发生烫伤,而是一个较为温和的热扩散过程。
2.非热效应: 这是一种电压和电流的非线性现象,表现在当加在导体上的电压或电流增加时,导体的电阻会增加更多,这种现象是由于带电粒子振动引起的。对于生物体而言,由于机体本身的电荷和振动特性,即使是很弱的电磁场也会引起较大的非热效应。而微波的频率恰恰适合于非热效应的发生。因此它可以作为无热损伤的电刺激源。
目前,已有很多的研究表明,非热效应可能广泛存在于人体各个系统之中,并且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同时,也有许多实验证明,在一定的条件下,非热效应对机体也许会产生某些有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