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溴索雾化有副作用吗?
这个药物属于黏液调节剂,主要的作用就是润滑呼吸道、稀释痰液、促进痰液的咳出和排空。临床上主要是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等所致的咳嗽、咳痰症状的改善。 目前来讲这个药物的副作用并不明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药物有可能会引起胃肠道的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的情况。 另外这个药物有可能引起头晕、头痛的症状,对于中枢神经系统也有轻微的抑制效果。
需要强调的是婴幼儿以及12岁以下的儿童是不宜使用的。 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的胃肠功能的发育并不完善,而氨溴索又可能有引起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可能。 如果患者是成人并且需要长期使用该药物,那么最好在用药期间定期进行肝肾功能以及血常规的检查,一旦发现有不良的药物反应及时停止用药并就诊。 对于儿童来说如果需要进行长期的治疗的话,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除了使用药物治疗外还需要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冷空气、油烟、刺激性气体等。此时饮食应该选择容易消化且营养成分丰富多样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每日至少保证摄入2000ml液体),这样才能够满足机体需要的营养,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
由于雾化治疗越来越普及,不少家长都选择给孩子购买“家用雾化机”。使用雾化治疗的药物是否合理,也成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事实上,在给孩子选择雾化治疗药物时需要格外谨慎,比如,我们常常会遇到家长询问:能否用氨溴索给孩子做雾化治疗?
对于“能否用氨溴索雾化”这一问题,我们的回答是:不建议用氨溴索雾化。这是因为氨溴索尚无雾化剂型被批准上市,将氨溴索注射液用于雾化吸入属于“药品说明书之外的用法”。这种“超说明书用药”只有在遵循法规的前提下才能使用,比如必须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1、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或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况下;
2、有相当的医学证据证明该项药品使用获益/风险比大于被批准适应证的获益/风险比;
3、用药的目的不是仅仅是因成本较低或易于给药;
4、需在医疗机构的管理下用药;
5、必须制定完整的资料以确定患者的获益—风险比并跟踪患者的用药反应,保证用药的安全。
如果不能满足以上五个条件,将氨溴索注射液用于雾化吸入将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是不合理的。事实上,目前尚无权威性的临床研究证据证实氨溴索注射液通过雾化吸入给药能起到祛痰作用。此外,用于雾化吸入的药物制剂,除要求有严格的渗透压规定外,对ph值的要求更加严格,而大多数氨溴索注射液制剂的pH均超出正常吸入气道范围。此外,氨溴索注射液由于未进行雾化制剂的微粒监测,药液也未经滤菌过滤处理和等渗配制,若常规用于雾化治疗可能会给支气管哮喘患者带来不可预知的过敏反应或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因此,将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应严格禁止。
事实上,目前上市的可用于雾化治疗的祛痰药只有碳酸氢钠,其3%的溶液可雾化使用,能发挥扩张支气管及稀释痰液的作用。除了祛痰药,雾化吸入治疗也经常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和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的常用药物包括沙丁胺醇、特布他林以及异丙托溴铵等;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为布地奈德。在2016年最新中华医学会《雾化申素在儿童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中指出:异丙托溴铵能松弛气道平滑肌,常与沙丁胺醇合用,适用于支气管痉挛导致的呼吸困难,不轻易单独应用于儿童;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适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气流受限疾病,不推荐用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布地奈德用于支气管哮喘、多发性息肉病、类固醇反应性肺疾病、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对于儿童的呼吸系统疾病,能口服用药就不注射用药,能注射用药就不做雾化。能采用其他有效、安全的非雾化治疗措施,就不选用雾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