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参麦的作用是什么?
现在的人对中医总是持有一种误会很深的态度,认为中医是落后于现代科学的无用的医学,甚至有人指责中医没有参与本次疫情救援工作而让西医独自抢了风头。其实,中医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防疫了。《内经》中就有“大食勿胀,故能令食消,气行则食消,形体强健”的养生主张和“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时,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防病延年之道;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也记载了当时人们对传染性疾病的研究及预防方法——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所以,从传统中医的角度讲,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属于冬春季多发的外感温热病,预防和治疗都当谨遵古法,内伤饮食,外感风寒都是引发疾病的本因,治病求本。
所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时”指的是我们要顺应大自然的力量,遵循阴阳的变化规律,学习掌握正确的养生方法和原则,做到科学健身、合理膳食才能拥有健康的体魄。 那么对于已经患病的人,古代中医是怎么治病的呢?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风毒》中指出:“凡入汤药,必先饮浴汤,后服药物,不必拘顿数。”这是最早关于中药熏蒸或洗浴治疗的记载。宋代严用和著《济生方·诸风门》指出:“若灸烙之后,疮痕赤肿热痛者,宜以薄荷汤洗之。”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载有艾叶香熏疗法,用于传染病的防治。清代吴师机著《理瀹骈文》,更详细阐述了利用药物泡脚防治传染病的方法。以上古籍中的经验都给我们提供了利用中药熏蒸方法预防新冠肺炎的有力证据。
现代医学研究也已经证实了足部反射区对应人体器官,有着保持神经传导、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我们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具有疏风散寒、健脾和胃、除湿通络作用的中药,进行药浴足疗来强身健体,抵御病邪。 除了中药浴足,还可以使用中成药,如荆防败毒散、藿香正气水等口服配合外敷,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