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银有什么作用?
水银在医学上主要用于配制药物,如硫磺喷剂;治疗溃疡、烧伤等,将水银加热熔化后敷在伤口上;或是做检验项目里的重金属测定。 在农业方面主要用来制作农药剂型,与杀虫剂一起使用来灭虫杀虫;也有用来制作除草剂和杀真菌剂。 工业上也会用水银作为生产原料,用于制造化学试剂、塑料、橡胶、油墨、颜料、制药、农药、涂料、电池等产品。其中就有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汞锌电池(俗称“一号电池”)。 因为汞具有低温体积缩小而高温膨胀的特性,可用作温度计的介质。还是一种良好的密封材料和导热材料。 还有用于照明用的水银灯泡以及一些特殊用途的水银灯具等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水银对环境及人体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早在20世纪初期,美国就开始禁止以汞为原料的生产,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也开始控制对汞的使用。 到目前已经基本上淘汰了含汞量高的无机汞化合物,并逐步禁止使用有机汞化合物。但是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汞泄漏问题仍然不能忽视。
目前处理含有汞的废物主要有填埋法、焚烧法、回收利用法和固化/稳定化处置法等。 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如果处理操作不当,都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水银学名“汞”,为常温下的唯一液态金属,常以液滴状、扁平状存在。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味甘、辛,大寒,有毒。有毒成分是汞,内服有杀虫、燥湿、消肿、解毒的功效,用于疥癣、湿疮、梅毒、哮喘、疟疾等;外用作腐蚀剂,用于痈疽、疔疮、瘰疬、痔疮等,现多用其化合物。
通常所说的水银中毒,就是指汞中毒,是从事汞作业工人常见的职业病危害之一。汞进入机体后,能与细胞内蛋白质的硫代(-SH)结合,抑制许多重要的酶系统,如线粒体中的三磷酸腺苷酶、丙酮酸氧化酶、琥珀酸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磷酸化酶等,影响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干扰细胞呼吸过程和氧化还原过程,在脑、肾皮质、肝、脾、甲状腺、牙齿等处富集,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而引起中枢神经、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一系列神经系统和全身性损害。
短时间吸入高浓度的汞蒸气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类神经症、口腔-牙龈炎、球结膜充血、发热、呼吸系统的炎症,甚至导致肺不张、间质性肺气肿和中毒性肺炎等。长期吸入较低浓度的汞蒸气可引起慢性汞中毒,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震颤(见于手指、眼睑、舌、口唇)、流涎、口腔-牙龈炎、肠胃功能障碍、肾脏损害和汞线。
汞离子易透过血脑屏障和胎盘,中毒早期可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生殖功能障碍、月经失调或神经衰弱等症状。重症者可有协调性运动障碍、牙龈和口腔炎症、呼吸系统炎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