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有副作用吗?

应步日应步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我绝对有权回答! 之前手臂骨折打了石膏,过了几天感觉伤口处有些痒,然后我手贱啊,就抠了一下…(别学我),结果扣掉结痂之后发现伤口化脓了…马上去医院让医生处理。医生看了看伤口说:“伤口已经感染了,今天周六,明天来换药吧。” 我一想,这周换药要连着周末三天都来医院,多麻烦呀。于是我说:“医生,有没有什么药可以吃的呢?” 医生看了看我,笑道:“吃药?你要吃多少?” “嗯,多少算合适呢?” “吃一顿有效的就行了。”医生笑着回答。 于是我就吃了这顿有效的药,接下来周一、周二、周三换药,伤口逐渐好转。 可是周四晚上,我又作死,因为天冷又痒,手贱又抠掉了结痂,结果伤口又发炎了…马上又来医院。

医生看了伤口后问我:“今天周五了,明天再来换药吧。” 我是真害怕了,忙问:“有没有什么药可以继续吃呢?” 医生看了看伤口,笑道:“这次伤口比较深,应该留疤了。” 我一听留疤了,更急了:“医生,有没有什么药可以吃呢?” 医生笑着摇头:“不吃药也可以好,就是留疤了。” ……

后来果然留疤了,一个小小的一颗米大的疤痕。虽然很小,但永远留着,提醒着我作死的后果… 所以啊,一般来说短线的药物和注射都是有副作用的,只是要看情况而已。比如说乙肝疫苗,我们打完疫苗后如果产生抗体,那这个疫苗就是有效而且没有副作用的;但如果打第一针后没什么反应,第二针打了之后才有抗体,这第二针就属于副作用比较明显的了——抗体在身体里面的产生过程就是这样,先少量产生,逐渐增多。所以其实很多药品的说明书上都会写着类似这样一段话:【本品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然后下面就是一大堆副作用描述,不过大多数人都没认真看过。 因为我在医药公司上班,有时候会看到各种药品的副作用,真是吓死人…比如治疗精神病的氯丙嗪,说毒性反应的时候恨不得把毒药两个字加粗加黑。而一些感冒药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也是长长的一大段,看得人头皮发麻…

家凯华家凯华优质答主

儿童打预防针有副作用,虽然发生率不高,但仍需广大父母予以重视,加以辨识,以判断是否需要看医生。儿童打预防针后出现的常见的副作用常表现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两种。

局部反应:常表现为注射部位酸痛、硬结、红肿、皮疹等。如卡介苗接种后3~4周在接种部位出现微红小结节,部分儿童可化脓形成小溃疡,并有少许脓液流出。对于上述症状,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局部红肿或硬结可用干净的毛巾湿敷,脓肿则可予引流,但要注意保护好溃疡面,并注意局部清洁,一般1~2周后可愈合。

全身反应:常表现为发热、疲倦、嗜睡、厌食、烦躁不安等,部分儿童还可能出现皮疹等。对于上述症状,除有高热之外一般无须治疗,必要时可用些退热药、伪麻美散碱滴剂等,注意多饮水,一般1~2天可恢复。

异常反应:如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休克等,发生率极低,常需医师给予治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