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有什么副作用?

陆沅鑫陆沅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最近看到关于槟榔致癌的新闻,于是打开百度输入“槟榔”,弹出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槟榔到底有毒吗”,点进去一看,果然是这样写的 【来源】 百度百科 仅从这句话来看,好像是说槟榔有毒的,而且说毒性很大。但这是百度百科的话可以全信吗?显然不能!那么,槟榔到底有没有毒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本文只探讨生槟榔危害)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 给麻醉猫静脉注射榔碱,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嗜睡,肌肉震颤,运动失调等;给麻醉狗口服槟榔提取物,也会出现上述症状。 还有人研究[8]指出,腹腔注射槟榔碱对小鼠脑电图有抑制作用,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提示脑功能受到抑制,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可被阿托品所阻断。

2、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有实验表明,大剂量槟榔碱能减慢家兔心率,使之趋于缓和而有规律;小剂量的槟榔则能使快速型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及结性早搏逐渐消除而恢复节律。 但是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槟榔对循环系统的这些作用是有限的。

3、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这是目前来说争议最多的一点。一部分人认为槟榔有毒,主要是来源于其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比如, 有动物实验证明, 槟榔溶液可使离体肠蠕动先增强后减弱,并且引起炎性细胞浸润,肠道溃疡。还有人实验发现,喂饲槟榔的老鼠出现胃肠道炎症,有糜烂、溃疡,并伴纤维化和息肉形成。

另有研究表明, 槟榔提取液在低浓度时就有抑制小鼠胃排空功能,在高浓度时有抑制胰酶活性,增加胰腺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以及引起胃黏膜萎缩、胃溃疡等疾病的可能。 但是另外一些人通过实验得出相反的结果。他们发现,槟榔对胃液的分泌有双向调节作用,当胃酸过多时,能抑制胃液分泌;而当胃液分泌不足时,又能兴奋胃液的分泌。还发现在给予小白鼠一定量槟榔水后,可以明显减轻慢性胃炎的症状,减少胃黏膜损伤,并对胆汁过度流失引起的体重下降有显著促进作用。

总之,现在对于生椰片(槟榔)是否致癌仍然没有定论。因为目前的实验多来自小鼠或大鼠的实验结果。而人的体质毕竟和小鼠不同,不可能用小鼠来代替人类发应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对于网上所说的“嚼槟榔6小时导致口腔癌”“湖南大量人员食用槟榔导致口腔癌上升”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但是,为了口腔健康,还是要尽量少吃。

钱竟冉钱竟冉优质答主

槟榔为多年生姜科植物槟榔种子的干燥品,嚼之芳香、微涩而辛辣,为东南亚一带人们所钟爱的食料。近年在我国一些地区也有不少人对槟榔产生了兴趣,制成的“槟榔包”成为年轻人走亲访友的“时尚”礼品。殊不知,槟榔有大毒。

经常食用槟榔极易出现胃酸分泌过多,产生食欲不振、恶心、胃部灼痛等,久之可引起胃炎、胃溃疡、肠功能紊乱等症。曾有报道,一位女青年3个月内连续嚼食900只槟榔,结果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而险些丧命。临床观察还发现,约60%的经常食用槟榔者患上了不同程度的肝硬化。槟榔果内主要成分槟榔碱有抑制、麻痹周围神经的作用,常吃槟榔能使神经系统中的运动神经功能减弱,肌肉疲软,人逐渐变得少言懒语、萎靡不振、举步艰难、腰膝乏力,严重者可使舌肌与腭肌萎缩,发声不清,步履失衡,渐至全身瘫痪,已成为少数中老年男性患者引起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重要诱因。

此外,嚼食槟榔可使牙齿受到槟榔碱腐蚀而变黑,影响美观。嚼食槟榔会使咀嚼肌活动加强而逐渐肥大,久之令脸形变方、变大,呈“三角形脸”,影响面容美。一些长期嚼食槟榔者还患有顽固性口腔疾病,如口腔粘膜纤维性病变、口腔粘膜下纤维化等,患者自觉有烧灼感,张口受限,面部僵硬,严重影响颜面美观和正常生活。

因此,对槟榔一定要小心,绝不可小视它,要引起人们的警惕,切勿把嚼食槟榔当成一种时尚,当成一种生活情趣,当成一种闲暇时光的消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