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尚小成尚小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医理论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相互协调的,这种协调不是物理上的机械运动,而是一种动态平衡,一种动态的功能状态。当某个部位出现疼痛时,其实是该部位出现了功能或者病理性异常,此时,在远端取穴针刺,通过经络的传导发挥作用,就可以对疾病起到治疗的作用。 当然,采用这种方法治病,并不是简单的“对号入座”,而是需要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大量的临床实践才能掌握。

不过,现在有很多打着“古法针灸”“刺络拔罐”旗号的诊所或者个人,他们并没有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经历和临床经验,甚至很多连中医医师都不是,但是却可以准确地“放血”“拔火罐”,并号称可以使用这些方法治疗诸多疾病。对于这些非医疗人员开展的各类中医诊疗活动,我们建议广大患者慎重选择!

作为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疗法,针灸确实在防病治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现代西医体系的建立,很多人认为西医才是科学,中医都是忽悠,甚至有人嘲笑学习中医的人是“伪科学”,致使很多人不愿意学习中医,使得不少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出现缺编现象。

其实,医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自然科学类,二是人文科学类;而中医属于人文科学范畴,西医则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西医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应该扬长避短,相互配合,而不是相互排斥。

历曦舒历曦舒优质答主

1.调理阴阳

针灸能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所谓“阴”一般包括人体的下、内、里、静、冷、润、暗以及减弱、降低、抑制等各种性质和作用;“阳”一般包括人体的上、外、表、动、热、燥、明以及加强、增强、兴奋、升散等各种性质和作用。阴阳本是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着的。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就是阴阳在不断地消长变化中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针灸最根本的目的是调整阴阳平衡。《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指的就是这个道理。

2.扶正祛邪

“正气”即人体正常的、健康的生理物化反应和功能,“邪气”是一切致病因子的总称。正常情况下,正气和邪气处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中互不侵犯,一旦两者在一定的条件下相搏,导致正邪“两气相干”,势必会导致邪气亢盛,人体发病。此时,扶正祛邪的目的在于改变矛盾双方的对比关系,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使人体尽快恢复健康。“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气尽,正气存,故可活也”等,即指这种关系。

3.疏通经络

“经络”可以理解为由经脉和络脉所组成的网络组织。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此即“十二经脉……加上任、督脉,合称十四经”。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网络周身,无处不至。经络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肢节,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运行气血,濡养全身。

疏通经络的主要作用在于调和阴阳,平衡气血。疏通经气。经络不通,气血受阻,可以出现痛经、腰痛、胃脘痛等多种疼痛症状,采用相应的针灸方法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而达到“通则不痛”的作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