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有副作用吗?

徐离云彤徐离云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但并不意味着有副作用的药物就不能用。比如感冒了,用药后体温下降了,疾病好转了,但同时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这个副作用也是明显的。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感冒,引起病毒性肺炎甚至危及生命,这个危害就更大了。在用药的过程中,既要重视药物的副作 用,又要认清正作用的重要性 。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止咳类药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中枢止咳药,一类是外周止咳药。 中枢止咳药主要是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发挥镇咳效果,这些药因起效迅速,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止咳剂。这类药的常见不良反应为头昏、嗜睡、疲劳、乏力及食欲缺乏等; 外周止咳药主要作用于呼吸道刺激感受器及呼吸道黏膜,起到缓解咳嗽的作用。常用的外周止咳药包括:苯海拉明和多粘菌素B。

这两种成分都属于抗组胺药,有过敏因素引起的咳嗽可以服用,能够缓解症状。但其不良反应也有区别,苯海拉明会令人口干、疲倦、头痛;而多粘菌素B则有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如果长期应用,还有可能导致肝损伤。

候梦舒候梦舒优质答主

藏医认为,任何一味药物都有自己的性、味、功能和作用,如果应用不当或长期服用,必然造成人体内各种“希、叶、巴”功能失调,出现一些症状和体征,这就是药物的副作用,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毒药”。如一味药物由苦味和涩味组成,在消化系统中主要增强“希拉”的功能,在血液(津液)中增加“巴协”的功能,在神经系统中主要增强“兰根”的功能,对精神系统有镇静作用,在人体内主要对抗“协喜”病(热病),如果长期使用,可以出现消化功能减弱,血热升高,出现皮肤干燥、色素沉着增多和神志恍惚等现象。

藏医治疗的原则是:在消除疾病的同时,如果出现了上述偏差,就要及时改变药物的味、性,并要使用性、味、功能与上述偏差克伐性相反的药物配合使用,或治疗其它病症时,要注意在配伍和剂量上予以调整。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味、性的改变,使药物的副作甩消失;即使在应用过程中出现副作用损害,由于该药用量小,易调整控制,而实际中出现的几率相对较小。同时,由于藏医在用药过程中,特别注重以病、证为纲,以味、性组合为原则选药组方,而不是以现代医学的病名为纲,所以藏药有较广泛的适用性疾病范围。藏医师只要根据病人的症状表现正确选择味、性的组合,就能有效地治疗和控制疾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