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里蜈蚣起什么作用?

穆海沣穆海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医认为,“风者,善行而数变”,凡能起到祛风邪、活血通络的药物,往往对麻痹症有防治作用。 《中国药典》指出,土鳖虫具有破血、逐瘀、通经的功效;主要用于癓瘕痞块,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士鳖虫含有肝素和抗凝血酶物质,因此具有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微循环的作用,能够防止血栓形成并促进血栓的吸收;并且还能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含量,预防动脉硬化。还有镇痛、镇静、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生理活性或治疗作用。

至于蜈蚣,性味辛、温,有毒。归肝经。《中华本草》云其功能祛风止痉,化痰散结,消肿止痛;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破伤风,中风偏瘫,口眼歪斜,喉痹咽痛。亦治痈肿疮毒,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清·王仁俊著《药性辑要》中曰:“蜈蚣,解毒散邪,治中风、中恶及痈疽发背,小儿惊痫。”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蜈蚣主要含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样物质),还可溶性多糖(岩藻糖、葡萄糖胺等)及三萜类等。有抗炎、抗惊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脂的水平、降血脂、降血压、保护心血管系统等作用。可广泛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性疾病以及肿瘤的辅助治疗。

土鳖虫和蜈蚣都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中药,且均有较好的疗效,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不过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两者都有小毒,不宜大量服用,孕妇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另外,服药期间应忌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葱蒜之类的。

宓雯琪宓雯琪优质答主

蜈蚣具有止痉、散结、攻毒、通络之功。中医常用以治疗惊痫抽搐、风疹、疮疡及各种神经痛等疾病。古方记载更认为有截瘫、续骨之效,民间常用治疗蛇、蝎等毒虫咬伤,以及毒蛇、蜈蚣、蝎、蟹等做为本品的佐药用,加强其解毒效果。

《本经》记载本品味辛、温,有小毒,入肝经;《本草从新》说:蜈蚣味辛;气温性燥;有毒。归肝经。主治:小儿惊风,破伤风,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中风抽搐,癫痫,惊狂,癎瘕,瘰疬痰核。外治蛇咬伤,恶疮。

现代研究证明,蜈蚣含有蚁酸、组织胺以及拟胆碱性物质。具有抗惊厥、解毒、抑菌、镇痛以及兴奋大脑皮层的作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