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有什么作用?
磺胺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一类抗菌药物,目前仍广泛使用于人类及动物感染疾病的防治。 1932年,法国里昂的杜塞(P.-A.Duesec)和施莱登(H.Schleiden)首次合成磺胺类药物。他们发现这些化合物对革兰阳性细菌有抑制作用。后来人们又发现了磺胺类药物的抗溶血性链球菌、杀菌等作用以及它们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机理。但由于副作用较大,在50年代后,许多国家都停止使用该类药物。直到70年代以来,由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而且具有强大的致病性,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此时,由于磺胺药毒性低,价格低廉且可联合用药的优越性使它重新受到重视并得以广泛应用[6]。 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磺胺类药物主要有: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磺胺对甲氧基苄氨嘧啶等。
其中磺胺嘧啶因为抗菌谱广、疗效明确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可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以及其他敏感菌感染的治疗。 对寄生虫感染如阿米巴病、血吸虫病也有较好疗效。但近年来,随着多药耐药菌株的出现,一些以往对磺胺类药物耐药的致病菌株也对它们产生了耐受性,使得这类药物的临床疗效受到一定的影响。
在使用磺胺类药物时需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明确用药指征,避免盲目使用或长期连续用药。 在服用此类药物期间应避免日光直射,以免发生光变态反应;孕妇禁用本品,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也属禁忌;老年人应慎用,肾功能减退者应减量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