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出现黄疸原因?
新生儿出现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类型。 生理性黄疸是由于血中胆红素升高引起,在皮肤、黏膜和组织细胞内沉积着色所致。绝大多数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在出生后第2~3天开始出现,4~6天达到高峰,7天左右开始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完全消失。宝宝除了全身或躯干皮肤轻度黄染外,一般情况良好,食欲正常,睡眠安稳,大小便颜色正常。
若抽血化验血清胆红素数值高于51.3umol/l (2.0mg/dl),就可认为是高胆红素血症(俗称“黄疸”)。如不及时干预,高达80%以上的患儿会出现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精神差、嗜睡、吸吮无力、哭声低微、皱眉、尖叫等。
目前认为生理性黄疸的发生与新生儿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有关。足月儿生后4小时肠蠕动可呈周期性改变,24小时后逐渐增强,48小时后逐渐减弱;早产儿则持续至生后2周,所以生后4天内出现的生理性黄疸均属正常范围。
病理性黄疸是由一些疾病因素所导致,较之生理性黄疸发生时间早且更为严重。常见病因包括:感染、贫血、溶血、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
母亲孕期用药不当也会导致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应及时查明原因。
部分新生儿出生1周后会出现暂时性的“退行性”黄疸,即在母乳喂养后或沐浴后皮肤呈现黄色,用手轻轻摩擦皮肤时,黄色即可褪掉,这是由于母乳中含有胡萝卜素,通过皮下的毛囊细胞吸收后,可致皮肤染色,这种症状称为“奶渍”,亦称“假退行性”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