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血小板计数700多?
婴儿血小板计数700多
张先生是位年轻的爸爸,不久前喜得一子,为了让宝宝健健康康,他事事都小心谨慎,一天,带宝宝去医院做检查,当拿到宝宝的血常规化验单时,他忍不住大吃一惊,上面清晰显示,宝宝的“血小板数目”为750*109/L,“血小板平均体积”为13.7fl。他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两个术语,但是觉得后面的数字“750”有些吓唬人。看完单子后,陪同前来的家人都担心宝宝的身体健康状况,可医生却只是随口说了一句:“血小板偏高,问题倒是不大,最近别太劳累,等满月后再来医院复查一下吧。”听了医生的回答,一家人这才略感释怀。
很快一个月后,宝宝长大了,不过,张先生仍旧惦记着宝宝的血小板,“不会是真的有什么问题吧?毕竟‘血小板’这两字听着怪吓人的。”张先生说,由于当时医生没有给出明确说法,自己便在网上仔细研究了宝宝血小板增高的“可能”。经过查询,他发现,血小板增高可能有两大原因,一是血液病,二是非血液病。针对第二种可能,他又上网查找相关的“偏方”、“秘方”。可越查越害怕,因为其中提到,“如果血小板持续增高,容易诱发血小板性肝炎、血栓形成等疾病”。而且,“血小板数目越高,发病几率越大”。
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张先生带着宝宝来到儿童医院就诊,当时的血常规化验单上终于显示出“血小板细小的形态正常”。听到医生这么说,之前在脑子里打转的好多名词忽然都有了归属:原来宝宝“血小板偏高”、“数值高达750”是因为“细小”的血小板数目和正常值相比确实偏高,“形态正常”就意味着问题不是很大。不过,医生建议宝宝满月时再复查一次血常规。
几个月后,虽然宝宝再次复查“血小板”数值略有下降,但并不是很大,“形态”也未出现异常。其实,像张先生这样的家长并不少。遇到这种情况下,建议家长最好带孩子到医院做个检查,以解除心中疑虑。
婴儿血小板功能测定
血小板经过特殊处理,其寿命缩短,在血液中呈悬浮状态,易被显微镜拾取,测定其功能,常需要选用冷沉淀的血小板。用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和枸橼酸盐作为抗凝剂,由于不改变血小板表面抗原,所以可用于多部份人的血小板测定。不共溶的血小板冷沉淀物可维持三周到一个月,在4℃冰箱内保存。可测定血小板的功能,如:①聚集功能测定,反应血小板损害的活性,以ADP、肾上腺素和枸橼酸所诱发的聚集,为主要的活性,因ADP所释放的腺苷三磷酸(ATP),可进一步提供血小板功能状态的化学动力。②释放反应,可定量研究可溶性膜蛋白和颗粒性膜蛋白在血小板活化过程中的改变。以“T细胞”作为受体,可观察“T细胞”与血小板受体的相互作用,以及T细胞受抗原刺激的变化。
婴儿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1、造血功能不完善:虽然新生儿的生产过程从母体获得了大量的血细胞,但由于出生后的哺乳及生长发育等原因,婴幼儿会产生不少的血细胞,这就造成了婴幼儿血液成分的动态平衡。
2、体液在婴幼儿体内的比重相对较大,血液稀释:由于婴幼儿的身材娇小,组织的发育不够完善,体内绝大多数血液是通过毛细淋巴循环发生的。相对于成人来说,由于体液较多,血液的总量相对较少,所以血液的相对稀释度的就高,这样即使血液中血小板有多少的变化,都容易造成它指标的降低。
3、婴儿时期的婴幼儿的血小板的寿命比成人是要短了不少,这是由于青春期的儿童机体产生血小板的功能尚不完善,而且淋巴细胞有可能破坏太多的血小板。
4、婴幼儿的胃肠道功能不完善,造血的营养物质不足:消化道发育不完善,食量小,而且食欲差,加上必要的营养物质的缺乏,对血小板的产生有很大影响。
5、患有免疫缺陷病及血液疾病:婴儿血小板过多有可能是免疫缺陷病及血液系统疾病。儿童患有免疫缺陷病及血液系统疾病的时候,骨髓生成的血小板异常增多。当增多的血小板在儿童体内破坏时,血量也就随之下降。由于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减少,容易出现出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