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叶酸还要吃吗?
这问题,问的有点笼统! 孕前三个月补充叶酸,是为了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NTDs),也就是预防脊柱裂和无脑儿的发生。而孕妇叶酸的剂量,目前推荐是每天400微克,至孕期结束。 但对于准备怀孕的女性来说,在孕前3个月就应开始服用叶酸了。 原因嘛,也很简单——叶酸是一种B族维生素,它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有维护神经系统细胞的生长发育,防止大脑神经病变、贫血等益处。而且,备孕阶段,叶酸的剂量要大于孕期。 这是因为女性在备孕阶段,体内的叶酸水平与体内锌、铁的含量有关。如果叶酸不足,会导致这些微量元素无法被利用吸收,从而影响卵巢功能。
但如果女性体内的叶酸过剩,同样也会对受孕产生不利影响。比如容易导致染色体异常,进而导致流产。备孕阶段的叶酸,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建议,合理补充。 而等到孕期,虽然需要继续补充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但剂量已降为300微克/天。 如果从备孕期开始就注意营养均衡,饮食多样,不挑食,不偏向某一种营养物质的过多摄入,那么一般没必要额外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之类的营养品。但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并不是补得越多越好!
比如说,孕妇对于DHA的需求量会明显增加,但如果通过鱼类获取的话,则不必特意购买人工海域的DHA制剂来补充。因为食物中的DHA容易被人吸收利用;反之,额外补充的鱼油DHA,则需要肠道细菌帮忙才能转化吸收。对于孕妇这个特殊群体来说,还是优先选择食物补充为好。 再比如说,不少准爸妈担心宝宝出生皮肤颜色偏黑,会在孕期大量吃富含钙、铁、磷元素的食物,试图让胎宝宝皮肤白一点。但实际上,皮肤颜色的遗传基因是在细胞核中,并不在细胞膜上。所以,孕期适当补钙铁是没有问题的,但过量补充,或者同时大量补充,反而可能引发不良后果。